我家在娄底:人文厚土 心灵原乡
如果你像鹰一样冲上云霄俯瞰湖湘大地,斜亘西北的雪峰山脉与逶迤西南的衡山山脉像两条苍劲的手臂,将娄底捧在掌心,东部地形起伏平缓,丘岗延绵,西部山势雄厚险峻,峰峦重叠;东部涟水东流,经涟源、娄星、双峰,纳孙水、湄江、测水汇湘江,西部资江北去,流经冷水江、新化,浩浩荡荡奔向洞庭湖。
这里原始遗风千姿百态,民俗事象多姿多彩,古韵与生机相得益彰,绿色与红色相映成画,每一座山都藏着传说,每一条河都流淌着故事……
故土遗韵 生生不息
(资料图)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2022年立春日记忆犹新,充满新意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直抵心灵的人文情怀,让世界领略着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的和合共生。
作为北京冬奥会期间一项重要文化内容,“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也在同一天开展,1928件艺术瑰宝争奇斗艳,流光溢彩。
来自娄底的三位“木雕傩神”穿越时空,携6件傩面、服饰跻身“粉墨传奇”传统戏曲艺术版块,于时光流溯中展示沉淀的梅山神韵。
流传于草野的梅山傩戏,登上代表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大雅之堂,这并不是第一次。从作为“2007北京中日文化交流会”开幕式中方演出节目,到2010年受邀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演出,这些高光时刻,曾让梅山傩戏获得“中国民间戏剧的奇葩”“真正古老的中国民间傩戏”等赞谓。
梅山傩戏,一个以远古蚩尤为祖源的古老戏种,是记录千百年来湘中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演化过程的活性载体,被称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梅山傩戏主要流传于古梅山地区,以冷水江市铎山镇为核心向周边辐射,是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自娱戏剧形式,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新吾,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顾问、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梅山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委,20世纪90年代开始潜心于梅山文化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工作,20多年来聚集了一支上百人的志愿者队伍,对梅山文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田野调查与学术探究,主编有《大梅山研究》《梅山蚩尤文化研究》等丛书,不仅真实记录了许多宝贵的梅山地域田野作业第一手资料,并且综合历史、考古、文献研究等领域的新成果,用人类学方法对田野资料进行了独到而精辟的辨析,形成了对梅山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属性、族群主体的独特识见。
李新吾介绍,“梅山傩戏它所要表达的一个主题就是讲清楚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所以它是演给祖先看的,它所表演的内容就是祖先生产生活的故事,所表达的场景就是祖先最熟悉的场景,它的作用就是告慰祖先,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
“正月子飘呀是新年,情哥哥莫赌钱,千方百计只想赢,十个赌钱九个输……”在冷水江市铎山镇,在牛角号的呜咽声中,当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乡邻们穿上戏服、戴上面具,神圣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已然降临。村民们正在演出的是梅山傩戏的剧目《搬锯匠》,夸张的肢体语言,幽默的剧情,讥诮的唱词,时而博得围观者大笑,在香火缭绕的庄严神坛前,这种随意任性的表演,除了取悦观众,最终目的是为了取悦祖先。这个祖先,是神坛上倒立行走的“张五郎”,是村民脸上这些粗犷威严的神人面具,是袍服头饰上一针一线缝成的图腾印记,甚至,这项古老仪式中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手诀、每一次颔首,都隐藏着祖先的暗示。李新吾介绍,“傩戏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抒发我们祖先那种种族繁衍的愿望,要求男女和好,要求夫妻同心,最后发展到家国同心,构建它的基本主题。”
人类社会发展起来之后,随着民智的开化,宗教形式和神鬼的震慑作用不再是傩戏的唯一目的,它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存在于民间。今天,在湘中地区,每逢重要节日或者举办庆祝活动时,人们都可以看到傩戏表演,流传了几千年的梅山傩戏已成为娄底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向世人展示着梅山文化的璀璨魅力。
农耕记忆 留存乡愁
入伏以后,暑热蝉鸣,瓜果相继成熟,稻谷扬花抽穗,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每年夏至过后,湘中一带会迎来独特的传统节日—尝新节。2022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在涟源古塘乡古塘村李庆林家,出嫁的女儿们早早地回到娘家,一家四代忙前忙后,只为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辣椒、茄子、苦瓜、玉米、豆角……这些饱吸阳光和雨露的食物,一一被儿孙们从菜园里采摘回来,烹熟后热气腾腾地摆上堂屋的供桌,供上苍和祖先品尝。
尝新节,顾名思义就是要“尝新”,这一天家家户户煮着新长成的食物祭祀祖先,此时稻子尚未成熟,人们就用稻穗来完成这个仪式,既有对自然恩赐的感恩,又有辛勤劳作之后的自我款待。
“夏至三庚进伏,进伏逢卯尝新”,在梅山方言中,“卯”和“满”谐音,象征五谷满收,所以尝新节并没有统一固定的过节日期,每年根据节气的变化来确定。除了家人团圆,亲朋好友间也会相互走动拜访,因在外地的儿女受疫情影响不能赶回家来,退休教师李楚彬便来到老友吴首卿家,一个擅长作对联,一个喜欢唱山歌,两人聚到一起,自然有说不完话。
“山歌好唱口难开,杨梅好吃树难栽,白米饭好吃田难踩,鲤鱼好吃在深潭……”几杯米酒下肚,吴首卿的山歌张口就来,惊起屋檐下的一群燕子。
几经思索,李楚彬也酝酿出一副对联:“‘出卯时工,炼勤俭性;尝辛苦味,养善良心’,这幅对联写的尝新,卯时就是天光泛亮的时候,农民清早出去做工,尝到这个辛苦味,养了你的善良心,农民就是这样的。”
时代向前发展,尝新节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本意正在淡化,逐渐演变为人们融洽亲情、感悟乡愁的载体,农事的艰辛也只在古老的歌谣和人们的回忆里存在。
尝新节过后,雨水渐少,日照持续充足,抽穗后的稻谷饱汲生长能量,逐渐颗粒饱满。
水稻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作物,这个以水、泥土、阳光而存在的植物,在发芽、生长、成熟、收割的过程中,契合着四季更替的每一个转轮,构建了独一无二的稻作文明。今年夏天的超长日照,让紫鹊界梯田的水稻在处暑时节就开始飘黄,这天,篾匠罗定升找出很久没用的工具,砍竹破蔑修补晒簟箩筐,着手迎接秋收。
有人说,紫鹊界的农民是最悠闲的农民,“天下大涝,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天然的灌溉系统,让农民从来不会为水而发愁。也有人说,紫鹊界的农民是最辛苦的农民,“山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罗定升是种粮大户,他家8亩多水田,被分成了132丘田块,最远的一丘田在五里外的山坡上,一担牛粪挑过去,中间要歇四趟脚。
考古发现,紫鹊界稻作文化可追溯至秦代。因为山多,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农耕社会里,先民不断向山要地,从平缓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凡有土地,皆开拓成田,于是山山岭岭便布满了层层叠叠,充满韵律的梯田。
令人惊奇的是,这8万亩梯田中,没有任何山塘、水库,凭借独特的基岩裂隙水源,构筑起纯天然的自流灌溉工程。漫山的梯田由无数灌溉水系网连接,每块梯田既是蓄水池,也是保土床,既保障了水稻灌溉,又防治了水土流失。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今天,紫鹊界梯田仍养育着16个村庄,1万多村民,他们依然延续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这里的每一丘田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耕种了几代人了,我们只要维持原样,就可以等着丰收。”罗定升还将自家的木房子改造成农家乐,两口子相互配合,把地里家里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地者,政之本也。土地承载着安身立命、繁衍生息的光荣梦想。世代以地谋生的山民们珍视土地、崇拜土地、敬重土地,每年收割过后,村民们会用脱粒后的稻草扎成草龙,祭过天地和祖先,锣鼓响起,伴随一声声响彻山野的吆喝,威风凛凛的草龙,时而在田埂上飞舞,时而在院落里盘旋,山民们以这样热闹的方式庆祝丰收,也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祠堂根深家风悠长
每年高考放榜季,在涟源市桥头镇的颜氏宗祠,一年一度的助学仪式正式上演,各个房系敲锣打鼓前来助兴,祠堂内外龙腾狮舞,族人们用最高礼仪庆祝这场宗族盛事。
2022年,颜氏宗族有2人考上博士研究生,13人考上硕士研究生,42人考上一本大学,这些颜氏后生,被一一请入祠堂,向祖先报告喜讯,接受族人的祝福和奖励,涟源市颜子文化研究会会长颜旭凤介绍,“这些奖金都是族人们无偿捐助的,无非就是激励颜氏后裔奋发图强,将良好的颜氏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为光宗耀祖而激励下一代奋发图强,这是一个家族的朴素愿望,千万个愿望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
祠堂,本是北方的产物,湘中一带祠堂的兴起,源于历史上几次移民潮,其中最主要的一次是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居楚之家,多豫章籍。”元明之交的战争使得湖南尤其是湘中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土地相对富余。明朝建立后,为缓解江西一带人多地少的矛盾,皇室强行命令江西人口迁徙湖广,成千上万的移民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进入湖南,其中有一群人,来到了商贸发达、水土肥沃的杨家滩安身立命,他们或开设商铺,或买地置业,共同推动着这片土地繁荣与发展。一个个家族就这样定居下来,不断开枝散叶,延续着香火。渐渐地,人丁兴旺的土地上,开始有了一座座威严的建筑——祠堂。
在杨家滩大冲村,青砖黑瓦的彭氏宗祠庄严耸立,与碧绿的田野相映成画,彭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后世几经修缮,乃成今天规模,是娄底保存最完整、做工最考究的祠堂之一。
95后青年彭铁,大冲彭氏二十一代嗣孙,他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在座这记载了家族岁月的祠堂,他送给妻子一个别具一格的婚礼,庄重的仪式、喜庆的氛围、温暖的亲情,在彭铁看来,将婚礼放祠堂举行,不仅是为了仪式感,更代表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
祠堂是维系宗族的根,更是文化的根、道德的根,是族人们的精神居所。从彭氏祠堂的悬横匾书中,可以看出彭氏先祖对后世的期许。
祠堂兴盛之地,往往也是书香之地。双峰县杏子铺镇的朱氏宗祠,在湖光山色中屹立了百余年。此祠乃朱氏族中名人、晚清大儒朱尧阶倡建,只要有人前往参观,对双峰县地域文化颇有研究的朱氏后人朱剑平,就会抽空前来义务讲解,向人们介绍这位让他引以为豪的先祖:“朱尧阶自幼聪颖,20岁补博士弟子员后,便开始居乡讲学,教授乡里,为湘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将领。他与曾国藩、罗泽南是至交,并和曾国藩是道光十四年的同榜秀才,曾国藩的四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均是朱尧阶的门生,刘蓉、朱铁桥等晚清名人均出自他门下。”
和许多中国古代文人一样,朱尧阶一生淡于利禄,曾国藩曾多次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均被朱尧阶以课徒养亲为由拒绝。他一生居于乡野,耕读授徒,清咸丰、同治年间,湘中一带人才极盛,多出自朱尧阶门下。
朱尧阶不事权贵、淡泊名利的文人风骨,来自祖辈耕读传家观念的浸润与培育,传承着一代代人的耕读理想,朱氏祠堂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承担着教学的功能。今天的杏子铺镇大塘完全小学,就是由祠堂的厢房改建而成,古老祠堂与新式学校相依相存、融为一体,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开学时节,老师会组织学生们来到祠堂,以一种简单的诵读仪式,表达对这位先祖的缅怀与敬意。
“登堂有公是公非,怀一点偏心,即对祖宗不住;屋室要能容能让,留半分情面,勿忧家族难和。”厅中柱上朱尧阶所书对联,被一代代朱氏后人铭记与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