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元宇宙!首钢科幻产业聚集区发力了|微头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邓伟

京西行动计划实施一年以来,新首钢地区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科幻产业聚集区打造初见成效。记者近日探访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获悉,揭牌近半年来,创新中心已聚集硬科幻创作和硬科技创新企业60余家,2022年度入孵企业累计获得融资超5亿元,助力园区内科幻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科幻产业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节后首钢园入驻企业加速复工复产,位于园区东北角的金安桥区域热闹了起来,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已是一片火热景象。

步入一层展厅,一场主题为“元宇·漫游”的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元宇宙科技概念展正在进行最后的布展,将于2月15日对外开放。参观者不仅能看到入驻科幻企业未来感满满的最新“尖货儿”,还可以来到互动体验区体验最新科技,展区出口处设置了光影沉浸式剧本杀区域。

位于地下一层的北京瞰瞰智域科技有限公司光学影像实验室,各类专业光学设备井然有序,研发人员在一套黑白测试图卡前反复调试。

“科研团队正在加班加点追赶研发进度,我们要把时间抢回来!”瞰瞰智域CEO徐庆介绍,首钢园具有良好的产业聚集环境,云集了自动驾驶等硬科技企业,拥有更广阔的优质办公空间,这些因素对从事全栈式光学影像解决方案和产品的瞰瞰具有很大吸引力,因此公司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搬迁到创新中心。近期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客户需求强劲,订单如雪花飞过来,他预计今年公司业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营收预计比去年增长300%。

在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一块81寸的2K工程样本显示屏播放着测试画面,工作人员正在加紧调试各类参数。这是国内最早从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的半导体公司,去年同样将目光投向了首钢园,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产业配套项目多、创业扶持支持足,让公司选择落户创新中心。

“节后200人的研发团队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一季度我们预计实现‘开门红’,业绩将达三四千万元,全年计划实现2亿元。”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光义介绍。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聚集的优质企业中,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上市公司2家,2022年度入孵企业累计获得融资超5亿元。

创新中心同时与中山联合光电、浙江赛思电子、杭州傲雪睿视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并在孵化器设立企业创新中心,形成了北极星图、西克摩尔、北京傲雪等一批优质企业,引入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内容创作机构,包括刘慈欣/王晋康大师工作坊、中国科幻研究所、国际硬科幻创作交流基地、徐一超导演工作室、元宇宙未来科学研究院、首版科技等。

多家从事动作捕捉、图形渲染、空间音频等领域的企业入驻创新中心,近期前来咨询业务的客户不断。幕后动态背景让主播身临其境仿佛在现场、元宇宙场景内虚拟“数字人”和主播同框互动、实时完成动作捕捉构建动漫角色……这些场景在创新中心内随处可见。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孙世诚介绍,创新中心作为首批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孵化器之一,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科幻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中心、标准研制中心、IP储备中心、5G+科幻中心和测试服务中心。围绕科幻元宇宙,创新中心布局包含人工智能、现实交互、光学模组、应用场景、游戏制作、IP创作和产业平台的产业链条,构建完善的“产-学-研-用-融”科幻产业闭环。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石景山区出台“科幻16条”“石科26条”等科幻专项政策,对科幻企业研发投入给予补贴支持,支持科幻企业研发类项目和应用场景项目。多家入驻企业在去年获得多项政策支持,在科技创新沃土上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从冬奥“双金福地”到数字赋能、科幻产业集聚,首钢园正加快“厂区”“园区”向“社区”“街区”转变。据了解,首钢园已成为北京的科幻产业聚集区,同时也是web3.0和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的产业集聚区,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落户园区。

首钢园已建成的自持空间出租率达87%,在园企业近260家,其中“科技+”企业占比80%。2022年,园区共有7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超13亿元;10个科幻产业平台和课题落地,多家企业共获近5000万资金支持,首钢园已成为京西最新一处创新产业高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