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态:中美头部车企2022财报大比拼:谁更赚钱?
作者:肖逸思
各家车企陆续公布2022年财报或业绩预告。2022年,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不少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爆发,打了一场漂亮的仗,但也有车企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分别统计来自中国和美国的三家头部车企的财报或业绩预告。总体而言,2022年是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一年。凡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发力较猛的公司,均能获得不错的业绩回报,特斯拉和比亚迪均在这一年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其中,特斯拉是全球最赚钱的车企,它的净利润几乎是所统计的另外五家车企(通用、福特、比亚迪、长城、长安)的净利润总和。
对比中、美头部车企,中国车企的营收规模仍大幅弱于美国车企;而在净利润方面,中国车企普遍增速更快,美国车企的表现分化明显。
自主三强盈利均大幅增长
相比美国三大车企,中国自主三强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表现较好。其中,在去年彻底舍弃燃油车的比亚迪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长安汽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5.49%~144.90%至73亿元~87亿元,长城汽车净利润预计增长23.09%至82.79亿元。
纵观上述三家车企给出的净利润增长原因,均离不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比亚迪在公告中称,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受益于整体市场升温,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79.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不少自主品牌吃到了电动化时代的红利。比亚迪全年汽车销量达到了186.8万辆,同比增长152.46%,反超特斯拉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27万辆,同比增加150.06%。
虽然2022年长城汽车新能源板块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借力自主品牌力的提升,长城汽车单车盈利能力也随之增加。2022年,长城汽车单车平均售价为12.87万元,同比增长20.8%;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15.27%。除此之外,长城汽车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主要由汇率收益增加导致。
上述车企对其2023年销量预期也较为乐观。2023年,长城汽车业绩目标为销量不低于160万辆(同比增长近50%)、净利润不低于60亿元(刨除汇率收益影响后,同比下滑27.5%)。长安汽车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280万辆,同比增长19.3%。比亚迪尚未公布2023年目标,不过,有消息称,比亚迪新的一年销量目标定格在400万辆,同比增长超1倍。
美国传统车企仍在努力转型
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在2022年也出现了同比增长,但市场容量明显小于中国市场。据市场研究公司Motor Intelligence统计,汽车制造商2022年在美国售出约80.72万辆纯电动汽车,仅占汽车总销量的5.8%。
不同于中国新能源市场“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市场呈现出“一家独大”的态势。上述研究公司指出,美国传统车企巨头虽然在奋力追赶,但特斯拉仍然主导着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市占率达65%,低于2021年的72%。电动车销量排在第二的福特汽车市占率近7.6%;通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甚至有所下滑。
特斯拉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814.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2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1.4%,净利润为12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3亿元),同比增长亦高达50.58%,净利润率15.44%。2022年是特斯拉有史以来业绩最好的一年。
而美国两个传统“大厂”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2022年均表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状态。其中,通用汽车净利润约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1亿元),同比下跌0.8%;福特汽车则是由盈转亏,净亏损近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该公司2021年净利润超179亿美元。
福特汽车方面表示,去年公司大幅亏损主要是受供应链和生产不稳定的不利影响,这导致公司造车成本上升,且产量未达预期。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了美国电动汽车的售价,去年夏天美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从一年前的约5.1万美元上升至约6.6万美元。去年6月,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John Lawler表示,由于大宗商品成本上涨,福特“电马”的利润已被抹去。
为了转型电气化,通用汽车宣布投资350亿美元到新领域,而福特汽车也宣布计划从2022年到2026年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但特斯拉并没有打算给这些传统汽车巨头太多喘息的机会,在2023年率先掀起了“价格战”。为迎战特斯拉,近期,福特汽车将“电马”的北美售价最高下调了5580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8万元)。通用汽车则是暂不“接招”,目前并无降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