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盐碱地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 邢婷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盐碱地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如今,一群科研人员正在这里“攻坚”——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为牢牢攥紧种子“芯片”、端牢“中国饭碗”而努力。
耐盐碱苜蓿种质资源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摄
(相关资料图)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7月28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向日葵登记品种比较试验”“观赏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苜蓿切叶蜂授粉性状评估”……走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盐碱地,地里插的标示牌引人注目。黄三角国家农高区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代表,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到43.9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83.75%,是探索盐碱地治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近年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系统把握滨海盐碱地规律特点,系统分析多年来盐碱地治理的思路举措和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特色路子。对中度盐碱地(含盐量3‰-6‰),利用“逆境出上品”的自然禀赋,繁育推广功能作物、中草药、饲草作物、绿肥作物等特色耐盐适生作物,重点发展食药同源、生态草牧业等特色高效产业。
已选育的多个新品种种质资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摄
“大家一般认为盐碱地不适合种花生,但是这些年通过品种的筛选和配套的一些技术,我们选育的‘花育60’品种去年在中度盐碱地上产量达到了618.94公斤,实现了花生在盐碱地上的高产。”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介绍,这里的试验理念早已由治理盐碱地适用作物转变为培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
目前,这里已搜集保存耐盐植物种质资源1.8万份,选育苜蓿、燕麦、小黑麦、甜高粱、藜麦等新品种(系)37个,示范推广9.2万亩,亩增效益15-20%。
“现在我们盐碱地里很多实验产品的产量水平其实已经很高了,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成果的转化应用,努力把专家试验田里的产量变成老百姓大田里的实际产量。” 贾曦说。
不仅如此,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以丁庄街道为主阵地,围绕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加快示范推广“节水、控盐、减肥、降药”耕种管收模式,建设了航天大豆、红高粱、小黑麦等成果转化基地,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青岛农业大学负责的向日葵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玘云/摄
“我们这两年选育了3到5个适合中高度盐碱地栽植的品种,这也是我们明年或者后年在当地重点示范推广的品种。” 站在种植向日葵的盐碱地试验田里,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副院长黄金光介绍,“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盐碱地上,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据了解,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将利用3年时间,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80个,研发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技术体系和标准5-10个,推广耐盐碱新品种和新技术面积达到3000万亩。到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碱地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盐碱地综合治理研究中心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研究中心,成为引领我国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变革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关键词: